《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發布:將碳管理轉化為商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戰略指南
《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
核心理念·標準政策·實操流程·商業價值
在全球雙碳目標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碳足跡核算與核查成為了企業對接全球綠色貿易規則的關鍵前提。公開數據顯示,全球超150個國家將碳足跡納入貿易準入規則,未建立碳核算體系的企業正面臨市場淘汰風險。
近日,ICAS英格爾認證發布了《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點擊如下圖片免費下載),系統梳理了碳足跡的核心理念、標準政策、實操流程與商業價值,為企業在復雜環境中精準破局提供了實用指南。

全球碳足跡標準體系與政策進展
碳足跡核算的規范化離不開國際與國內標準的協同發展。國際方面,ISO14064組織層面碳管理標準和ISO14067單一產品層面碳評估系列標準為組織與產品碳足跡量化提供了通用框架和量化指南,覆蓋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核算要求,被160多個國家廣泛采用。英國標準協會制定的PAS 2050則進一步細化了食品、紡織等行業的核算細則。此外,美國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和日本的碳足跡標識制度,也從不同維度豐富了全球碳管理實踐。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國內政策在雙碳戰略引領下加速完善,2024年5月,生態環境部聯合15部門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并制定約100個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同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GB/T24067—2024《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指南》,填補了國內通用標準的空白。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國內外標準在文化背景與產業結構上存在差異,然而,在《巴黎協定》框架下,各國正通過數據互認、模型共享等方式推動標準協同,為企業降低跨境貿易的合規成本。
科學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流程
產品碳足跡核算與第三方核查是一項系統工作,涵蓋目標界定、數據收集、核算分析、核查驗證四個關鍵階段。企業首先需明確核查目標,進而界定產品系統邊界,確保從原材料獲取到廢棄處理的全生命周期環節完整覆蓋。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數據收集是核算的基礎,涉及原材料、能源、生產、運輸等多環節信息。企業需采集原材料產地、生產工藝、能耗數據,并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動態排放管理,運輸與銷售環節的數據則依賴物流系統與區塊鏈技術,確保供應鏈數據的透明與可信。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在核算分析階段,企業需根據產品特性和數據基礎選擇合適的核算方法,如過程分析法、投入產出法或混合法。核算完成后,還需進行不確定性評估與敏感性分析,識別關鍵排放環節,最終,通過內部審核與第三方核查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完成從核算到核查的全流程閉環。
ICAS英格爾認證:
企業碳管理長期可靠伙伴
ICAS英格爾認證作為專業的雙碳與可持續發展服務機構,擁有極具公信力的資質,獲得國際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UKAS)、美國國家認可委員會(ANAB)以及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權威認可資質。同時,ICAS英格爾認證還是ISO國際標準的積極參與者與踐行者,深度參與多項碳足跡核算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出具的碳足跡、溫室氣體核查報告與證書基于國際公認標準,致力于幫助企業的碳數據獲得全球廣泛市場的認可,為產品出海與國際合作提供可信依據。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國內方面,ICAS英格爾認證作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單位,長期嚴格遵循《溫室氣體審定與核查機構通用要求》等國家標準開展業務,其專業能力與合規性獲得政府、行業協會及企業的廣泛認可,多次被列為重點行業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的推薦機構,為企業提供值得信賴的專業服務。

圖源:《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白皮書
隨著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加速,碳管理能力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系統的碳核算體系,獲得權威的第三方核查報告和證書,企業能在綠色市場機遇中贏得先機,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掃碼如下海報或點擊文末閱讀全文
一鍵獲取白皮書
《碳跡可循:數字化時代的碳足跡核算與核查》
搶占綠色轉型先機
解鎖企業有效碳管理新路徑
#碳足跡核算#碳足跡核查#白皮書#碳管理#雙碳目標#ISO14067#ISO14064#ICAS英格爾認證#可持續競爭優勢#全生命周期
供稿:劉赟
編輯:李蕾
審核:付立君
